『 2011年11月16日下午 』
陳堅教授致辭:
這次特意邀請了喇榮五明佛學院的索達吉堪布,給我們講講佛學方面的道理。
索達吉堪布,是四川甘孜人,年輕時在甘孜師範學校讀書,出家以後,專業是藏傳佛教。堪布對儒學、道家等中國傳統文化,也非常了解。近幾年去過很多著名的大學,像北大、人大、復旦、南大,並作過很多講座,深受學生們的歡迎。
索達吉堪布所作的學術工作,一方面是把藏傳佛教的很多佛典,翻譯成漢語——對我們漢傳佛教而言,最初翻譯過西域的佛經,後來又翻譯了印度的佛經,接下來的一個潮流,可能就是翻譯藏傳的佛經了。這是我們了解藏傳文化的重要途徑,也是堪布做的一個工作。另外一個工作,就是堪布還傳播儒學,講過《弟子規》,在漢藏交流層面做了很大貢獻。
今天要講的是「佛教的利他性」。利他性,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特徵之一。下面,讓我們聽聽堪布是怎麼詮釋的。好,現在把時間交給堪布——
陳教授多年來帶佛教的研究生、博士生,自己也讀過佛教博士,我非常佩服!我曾在1999年去過泰國,那裡的很多大學都有佛教博士,也有許多佛教的博士生導師。我看了以後特別羨慕,覺得「漢地知識界對佛教若也有深層的研究,該多好啊」,當時有這樣一種嚮往之心。
而現在,漢地很多大學都開設了宗教系,對佛教有各方面的研究和學習。聽說你們山東大學,除了對佛教研究以外,對其他宗教,如基督教、道教等也均有涉獵,這是非常好的。任何宗教,只要對眾生有利,我們都應當尊重。
我個人而言,只是一名普通的出家人,對儒教等很多思想比較有興趣,但沒有什麼更深的研究。你們山東,可以說是「孔孟之鄉,禮儀之邦」,是儒教的發源地,孔子、顏子、孟子等儒家五聖 [1] 都出自這裡。儒教所提倡的「仁愛」,與大乘佛教的「利他」也有不少相似之處,所以,下面介紹的「佛教的利他性」,相信大家並不會特別陌生。
一、佛陀與歷史偉人不同
在座各位研究生、博士生,對佛教應該都比較了解。我本人多年來研究佛教,得出來的結論是什麼呢?所謂的佛陀,並不是傳說或神話中的人物,而是在人類歷史上實實在在出現過的。這一點,不僅是我們佛教徒認可,現在的學術界也不得不認可。
大家都知道,最近佛牙舍利在緬甸供奉時,該國舉行了隆重的恭迎儀式,緬甸副總統等2000多人,先是到機場列隊恭迎;隨後,緬甸總統率6000多名政府高官,在佛牙舍利的供奉地恭迎。在緬甸供奉48天中,每天會有多少人虔誠朝拜,應該也不難想象。以前佛指舍利被迎請到台灣時,短短的11天中,每天的朝拜者都超過十萬,前後共有百萬人前去瞻禮……
現在是21世紀了,人們有很強的辨別能力,不可能盲目信仰一種東西。那麼,僅僅是佛陀的一節指骨,為什麼就有這麼多人尊重呢?這肯定有一定的原因。前段時間,我去西安法門寺時,也瞻禮了佛指舍利。聽說國家為了保護佛指舍利,投入12億修建地宮及合十舍利塔。當時,我一邊頂禮,一邊生起無比的信心。
人類發展到今天,曾湧現過許多著名人物,但他們有沒有受到後人如此崇拜呢?大家應該有目共睹。像牛頓的話,他死後安葬於英國皇家教堂——西敏寺(Westminster Abbey)的「詩人之角」,在那裡,還有莎士比亞、達爾文、丘吉爾等名人的墓碑。
還有愛因斯坦,他生前在遺囑中要求,把骨灰撒在不為人知的地方,不建墳墓。但一個叫哈維的美國醫生,卻偷偷把他的大腦切了下來。為方便研究,他將愛因斯坦的大腦切成240塊,分別裝進10個儲存切片的盒子里和2個大廣口瓶中,精心保管。這件事曝光之後,沒有給哈維帶來任何榮耀,反而令他一直背負「盜腦者」的惡名,遭到很多人唾棄。他為此不得不辭去職務,並一度失蹤。42年後,他才正式把愛因斯坦的大腦,交給了普林斯頓大學醫院保管,讓它回到了愛因斯坦逝世的地方。儘管後人對這個大腦作了一些研究,但在人們的心目中,它肯定沒有佛陀遺骨那樣的加持。
當然,也許因為我是佛教徒,以偏袒心對佛陀有一種敬仰、讚歎。但客觀來講,大家應該需要思考,看世間上被這麼多人崇拜的事物,到底是不是一種迷信?佛陀為眾生廣開八萬四千法門,藏地、漢地的《大藏經》中有那麼多經、律、論三藏教典,它究竟有什麼樣的內涵?
在座的很多學生,聽說也研究過佛教的《金剛經》、《大乘起信論》。你們在學習的過程中,可能會發現佛經與世間文字有極大差別。我們都受過一些學校教育,小學、中學、大學的課本學了以後,不一定需要永遠學習、永遠供奉。而佛經卻與之不同,短短一部《心經》,不管是誰看了,都有無窮的回味,都能獲得無比的加持、無盡的利益,這就是佛陀不可思議的威德力。這一點,有智慧的人無法否認,這個事實誰也抹殺不了。
因此,我們首先要知道,所謂佛陀到底是什麼樣的?他的前世雖有許多精彩公案,但更重要的是,這一生在我們人類面前,他示現一個什麼樣的形象,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?
今天在座的很多人,有些真正信仰佛教,有些也不一定,但不管怎麼樣,我們都應該去了解它、研究它,因為它不單單是一種信仰,更是一種智慧、一種教育。
在佛教中,除了出世間法以外,對世間的天文、地理、人文等知識也涵蓋無餘。假如它是一些落後的教條,又豈會有如此超越的智慧?就拿天文學的部分內容來說,當時佛陀不依靠任何儀器,就將宇宙的運行規律揭示得淋漓盡致,這種智慧令後人實在無法想象。
二、佛教精髓唯有利他
大家都清楚,由於一些歷史原因,傳統文化受到了史無前例的重創,這對人類有非常大的損害。如今這一代人,無疑就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。為什麼呢?因為在他們的人生信條中,除了追求金錢、地位、美色以外,什麼道德理念都沒有。
當然,我也承認,極個別的古代傳統是比較落後,不一定適應當今的國際化潮流。但人類對於道德的崇尚與重視,卻不應該棄如敝屣,而應當儘早恢復起來。
我不太清楚你們這邊對傳統文化的研究怎麼樣。其實,在古人的教育中,儘管沒有佛教那樣高深莫測的理論體系,但對為人處世、孝順、仁義、禮儀等方面,還是有相當殊勝的教言。
現在很多人可能因為環境的影響,對好壞、善惡的分辨能力特別差,甚至有些人對「厚黑學」津津樂道,宣揚臉皮要厚如城牆、心要黑如煤炭,這樣才能成為英雄豪傑。他們以為,只有變得越來越壞,才能活得越來越好,在這種觀念的引導下,開始肆無忌憚地損人利己,這樣的結果,只能是南轅北轍。不想痛苦,痛苦卻一個接一個降臨;想要快樂,快樂卻像仇敵一樣被滅掉了。
其實,若想真正獲得快樂,佛教中早已告訴了我們答案——唯一就是利他。《大乘四法經》中也說:「世間明慧者,應發菩提心。」世間上有智慧的人,應該發起利他的菩提心。
不知道各位對「菩提心」陌不陌生?假如你們對它有個全面的認識,將來的人生之路,必定不會走得很艱難,不會一直困在自我的圈子裡,看不到更廣闊的天空。當然,作為世間人,愛自己、愛自己的家庭,這也無可厚非,但若一味如此,從來也不關心他人,這種愛就沒有太大的價值可言了。
那麼,什麼叫菩提心呢?從究竟意義上講,是願天下一切眾生離苦得樂,獲得圓滿佛果的發心。這是最上等的發心,非常難以生起。就算有些人一生研究佛經、修行佛法,口頭上會這樣講,可是不要說對一切眾生,僅僅是跟自己關係不好的人,不說去利益他,就算是想讓他快樂的心,也生不起來。
今天的這次交流,大家如果記不住其他內容,只要記住了「菩提心」,也就不枉此行了。雖然「菩提心」是佛教的專用名詞,但如果不懂這個,對大乘佛教根本無法研究。我遇到過很多研究佛教的學者,他們口口聲聲會說「菩提心」,但實際上不要說修行,連字面意思也解釋不來。菩提心是大乘的根本,假如不了解它的深意,只是把它看得特別表面,跟慈悲心、善心、慈善等混為一談,這是相當遺憾的。
所謂的菩提心,分為願菩提心、行菩提心兩種。願菩提心,是發願要利益天下一切眾生,令其獲得佛果;而行菩提心,則是在此發願的基礎上,於實際行動中真正去做,去行持六度萬行。
這樣的菩提心,理論上了解了之後,還要付諸於實際,不能只是嘴巴上會說,可是一剎那都沒有修過。如果你真的修過了菩提心,不但有助於世界和平、眾生安樂,而且對自己身心各方面,也有特別大的利益。如《涅槃經》中云:「何人一剎那,觀修菩提心,彼之諸福德,佛陀不能量。」意思是,哪怕只修了一剎那的菩提心,它的功德之大,連佛陀也無法衡量。
這個說起來可能太大了,你們不一定馬上能懂,但即便無法一下子發起菩提心,也可以從慈悲心開始修。如今哈佛大學、普林斯頓大學、劍橋大學,都建立了一些禪學社,專門修慈悲心。據我了解,國外的大學教授,甚至是小學教師,經常讓孩子修慈悲心——慈心,是願所有的生命獲得快樂;悲心,是願所有的生命遠離痛苦。這樣的慈悲心,上午修十分鐘,下午修十分鐘,一兩個禮拜以後,再通過儀器檢測,就會發現他們的心很柔和、很調順。即便是以前脾氣特別暴躁的人,心情也變得極其開朗、輕鬆了。所以,國外的許多醫院管這個叫「輕鬆治療法」。
我們的一些高等大學,研究佛教時,對此也可以借鑒一下,不能只停在理論上,否則很容易變成「法油子」。現在許多研究佛教的博士、博士後,在文字上會寫、口頭上會說,但內心與大乘佛法完全沒有掛鈎,甚至越學越有成見,對佛陀、對佛教歷史、對最甚深的佛理,經常帶有一些誹謗之詞,這是非常不合理的。若想真正領會佛教的精神,至少也要修一下慈悲心、利他心,不然,什麼滋味都沒有品嘗到,是很難評論其好壞的。
三、高僧大德的利他心
1、阿底峽尊者的開悟
關於利他心,我特別喜歡一個故事,講的是藏傳佛教中噶當派的創始人阿底峽尊者。這個故事對我的啟發很大,在此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:
阿底峽尊者,是公元11世紀印度最偉大的班智達。他原是東孟加拉國的王子,需要繼承王位。有一次,度母在夢中告訴他:「你已當過五百世的班智達,解救眾生脫離輪迴苦海是你的使命,不可以半途而廢。」他醒來之後,認清了自己過去的願力,於是離開王宮,捨棄紅塵出家為僧,依止當年印度著名的羅侯羅尊者為師。在上師的教導下,他很快就精通了三藏,並對諸多佛典過目不忘。
有一天,他在看書的時候,突然產生一個懷疑:「直接通往開悟,哪一條路是最迅速的?如果遵循大乘菩薩道,必須在無量劫中救度他人,才可達到涅槃彼岸,那麼,我有可能達到開悟嗎?」
他為此去請教上師,上師告訴他:「你太關心自己的成就了。長養菩提心,忘卻自己的利益,多關懷他人的福祉,才是解脫的唯一途徑。執著自我是痛苦的根源。」
此後不久的一天,他去轉繞佛陀成道地——菩提迦耶,看到兩個非常美麗的女子在對話。其中一個問:「什麼是達到開悟的最好修行方法?」另一位回答:「無我的菩提心是成佛的大道。」
第二天,他又去佛塔及塔旁的菩提樹繞行,聽到一個老乞婦告訴一個麻風病人:「菩提心是超越苦海、獲得開悟的最好方法。設身處地多為他人想想,放棄自私自利的想法。」
他聽了以後,心想:「這裡的每一個人,從最高雅到最卑賤,似乎都知道開悟的最好方法,和我上師說的一模一樣,只有我一個人還遲疑不定。」
第三天,他手持念珠緩緩轉繞聖殿,看見一隻小鳥棲息在觀世音菩薩像的膝上,佛像開口對小鳥說:「具備捨棄自己、愛護他人的菩提心,是圓滿證悟的最好方法。」就在這一刻,他所有的疑惑都煙消雲散了。
了知菩提心的重要性後,他前往印度尼西亞,依止金洲大師12年,唯一修持菩提心,最終獲得了開悟。
後來,藏地因朗達瑪滅佛,佛教遭到了毀滅,為了重振佛教,國王智慧光多次派人迎請阿底峽尊者。尊者祈禱度母,請求指引。度母告訴他:「如果前往藏地,你可以利益無量眾生,但壽命會縮減20年,原來能活到92歲,去了藏地的話,將於72歲圓寂。」尊者為了眾生,義無反顧地去藏地弘揚大乘佛法,並開創了噶當派,撰著了《菩提道燈論》——眾所周知,《菩提道次第論》即由此而來。
阿底峽尊者所講的菩提心修法,一直到現在,在藏地也保存得完好無損,所有傳承教言、修行次第不但在寺院裡隨處可見,在世間上也廣為流傳。我個人對漢地、藏地的很多文化比較了解,相比之下,藏地在菩提心方面的竅訣,確實有不共的優勢。這方面,阿底峽尊者功不可沒。
如今,國內外有很多學者,對菩提心的教言十分感興趣。可是在研究的過程中,單單從理論側面來了解,是遠遠不夠的。比如像「萬法無常」,這個道理誰都會講,可你若沒有真正修過,面對生死大事時,光會說也派不上用場。所以,佛教中的很多道理,尤其是利他心,需要在實際中去運用,平時的所作所為,應該經常想着利益別人。
現在很多人,不管在什麼工作崗位,目光總是盯着金錢,一天90%以上都想着自己,從來沒有想過怎樣盡己所能地幫助社會,為天下蒼生做些有意義的事情,這是特別不好的。當然,完全不管自己的衣食住行,作為世間人來講,恐怕也做不到。但你越是想着自己,越得不到很多利益;越是心裡裝着別人,自己的利益反而會不期而至。
2、華智仁波切與寡婦
近年來,常有媒體報道一些道德淪喪的現象,讓人聽了以後,感覺現在的人心大不如以前了。在我們藏地,一個人如果在路上被車壓了,我可以拍着胸口保證:99%以上的藏人肯定會馬上停車,全力以赴地搶救他。不要說是一個人,就算一頭氂牛,大家也會想辦法去救它,或者給它念經,不可能對眾生的痛苦視若無睹。
在19世紀,藏地有一位鼎鼎有名的大成就者,叫華智仁波切,他的名聲可謂家喻戶曉、人盡皆知。一次,他徒步去石渠舉辦法會的途中,遇到一位寡婦帶着三個孩子,也準備去參加法會。他見孤兒寡母十分可憐,便背起第二個孩子一路同行。有時尊者背着孩子去化齋分給大家,有時女人抱着小孩子去乞討一起分享,有時大孩子去討飯共同享用,人們都誤以為他們是乞丐一家。後來一直到了目的地,女人才知道他就是華智仁波切。
這個故事雖然很小,但我們也可以此來觀察一下,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可憐人時,會不會出手去幫助他?對大多數人來說,自己的親朋好友遇到困難時,伸出援手肯定義不容辭,但素不相識的人受苦了、遇難了,甚至是一些動物被殺了,自己往往不屑一顧,這就是沒有利他心的表現。
前段時間,我跟一些知識分子探索生命價值的問題時,剛開始他們因為後天教育的影響,總覺得人類的生命才有意義,其他生命不值得關愛。但後來通過互相討論、辯論,他們漸漸意識到了,每個生命對苦樂的感受都一樣,都喜歡快樂,不希望感受痛苦。這一點,不僅僅是人類如此,其它動物也是同樣。所以,對於這個問題,大家也值得好好思考。
四、利他心對我們極有利益
其實,我們佛教的核心,就是希望天下一切眾生離苦得樂,這在其他宗教或學說中是沒有的。或許有人認為:「這根本做不到,所以這種精神不一定很偉大。」但實際上,且不論這能否做到,僅僅是生起這樣一顆菩提心,它的功德如果有形色,整個虛空也容納不下。如《寶積經》中云:「菩提心功德,若有色方分,周遍虛空界,無能容受者。」而且,有了菩提心的話,可以治癒眾生的一切心理疾病,施與他們最究竟的安樂,誠如《無畏授所問大乘經》所言:「菩提心功德,是勝妙良藥,一切病能治,施有情安樂。」
這些經典的字句,希望各位要細細體會。其實,研究佛經並不是那麼簡單的,表面上看來,《心經》、《金剛經》、《地藏經》的文字不是很多,但它裡面的甚深涵義,很多人窮盡一生絞盡腦汁也難以領悟。
也許有些人會問:「佛教如果真有這麼好,為什麼很多人都不信?」其實,任何一種高深的學問,不管是科學知識,還是佛教道理,能接受的人肯定只是少數,不可能人人都完全明白。就像懂得珍寶價值的人,在世間上也是如鳳毛麟角,一般人很難分清真偽——不過,如今信佛的人也為數不少,據統計,中國十三億人口中,信仰佛教的就有一億多,那麼若算上沒有統計的,應該會更多。
你們作為大學生,將來如果想研究一些古文化,了解佛教是不可缺少的,不然,寫出來的文章會沒有味道。因為佛教涉及宇宙、人生的方方面面,若不具足這種更深更廣的智慧,研究一些事物會非常膚淺、非常表面。
尤其是每個人在這一輩子中,都要面對死、面對病、面對各種苦難。在這個時候,若能掌握大乘佛教的一些調心方法,比如自他平等、自他交換、自輕他重,還有阿底峽尊者傳下來的知母、念恩、報恩等修法,不要說來世,今生的人生態度和觀念,也會有極大的改變。
有些人可能想:「不能學得太深入了,不然的話,最後會不會出家,跑到山裡去了?」這種想法在漢地比較常見,尤其是一些佛教徒的家人,非常擔心學佛會毀了他的前途。其實這完全是杞人憂天,每個人的緣分不同,學佛不一定都要出家。從佛教歷史來看,就算是釋迦牟尼佛在世時,學佛的大多數也是在家人,出家人只佔少部分。正因為如此,佛陀為在家人所講的經典,數量是非常豐富的。
在西方國家,研究宗教和歷史的人,最能得到人們的尊敬,而學經濟貿易的,反而不一定很受重視。可在中國恰恰相反,再加上因為八九十年代的一些電影,誤導了人們對佛教的看法,大多數人都認為出家是走投無路下的逃避之舉,正常人不可能出家。
其實,一個人不管是否出家,至少也應具備一種信仰;即使沒有信仰,也應該了解一下利他的教義,這樣對人生、對社會才會有利。現在特別缺乏無條件利益別人的精神,而這一點,正是大乘佛教的精髓所在。
很多人都知道佛教中的「菩薩」一詞,其實菩薩又名菩提薩埵,意思就是勇敢的心。為什麼勇敢呢?就是他敢於放棄自己的一切,萬難無畏地投入利他事業中,這是一般人根本做不到的。有些人總以為,菩薩只是寺廟裡的塑像,實際上倒不一定,若能在生活中為了利他而不顧自己,這才是活生生的菩薩。
我們在日常生活中,若有一顆利他心,就算暫時受到了各種不理解、侮辱、挖苦、蔑視,自己也問心無愧,每個人做事應該憑良心,這比擁有任何金錢都珍貴。青海那邊就有一位出家人,聽別人說,他是真正的菩薩。為什麼呢?因為他自己的生活特別簡單,平時只要是別人的事情,就願意去幫忙,哪怕被人冤枉了也無所謂,他一生中都是如此。我們的社會,特別需要這樣的人。現在的教育總是教我們怎樣成功,怎樣獲得地位、財產等,許多學校也從來不講利他心,假如長此以往,人類的未來會怎麼樣?真的不難想象。
當然,利他心的內容非常非常多,今天在短短的時間裡,讓大家完全明白它的重要性,也比較困難。但總的來講,利他心就像一顆珍寶,它隨時都可以散發光芒,遣除自他內心的愚痴黑暗,給我們指明人生的正確方向,故大家不可不重視!
[1] 儒家五聖: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、顏子、曾子、子思、孟子的合稱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